一、本学科教学质量分析与反思
针对本次期末考试的成绩分析,我们语文组进行了反思,现反思如下:
1.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注重对知识的传播,而教学策略单一,未能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。长时间如此,导致学生渐渐失去对学科的学习兴趣。
2. 教师在备课时无整本书、单元意识,单篇备课教学导致知识传授的无序性和课堂的低效。
3.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“读好书,读整本的书”,但是能够做到的学生不多,尤其是九年级学生平时很少有时间读整本书,还有一些学生读书不加甄别,沉迷于言情与魔幻小说,我们要对学生读书加以引导。
4. 七八年级每周一节的阅读课,要更加高效的利用,可以采用专题学习的方式,让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。
5. 40分钟的早读,有些老师没有把它当成一节课来对待,由于老师的不重视,方法的单一,导致学生对早读的轻视。
出现这些问题,部分原因是老师对语文学科特点的认识不到位,下面我来对语文的学科特点进行分析。
二、语文学科特点分析,教师能力、水平、特点分析
1. 语文学科特点分析
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,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。
首先,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。语言是交流的工具,工具的掌握要经过必要的训练,最终形成能力。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,更需要长期的培养。比如写字、演讲、写文章等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,都需要长年累月艰苦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,这些能力一旦形成,就会受益终生。
其次,语文学科是一门形象性、感染性很强的人文学科。教材中那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,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,无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,潜移默化的熏陶着学生的思想感情,帮助学生辨别真善美,提高修养,净化灵魂。因此,语文学科在思想、审美、品德方面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。
再次,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。它不仅是学语言,还广泛地涉及到人类丰富的文化知识,是文化的组成部分,还涉及到学习者自身的生活阅历、思想意识、情感志趣等不同领域。因此,学好语文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,而要广泛涉猎,多读各种好书,多吸收人类的文化精髓;同时,要读好生活这本活生生的教材,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:“善读未写书,不守图书馆。天地阅览室,万物皆书卷。”语文单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。课堂学习只是起引路的作用,课外学习才是真正的大课堂。只有在课外大量学习和应用中,才能真正的形成能力。
最后,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,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,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。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,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,无时不有。因而,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,日积月累,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、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。
2. 教师能力、水平、特点分析
语文组一共有13名教师,均为青年教师。其中有11名教师有一轮教学的经历。许娇老师多次在优质课比赛中获奖,孙英的露荷文学社正有声有色的开展。曹爱英、赵小涛、李丹丹老师都主持了课题。
三、七、八年级的学科展望
新课程以“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”为核心理念,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,“主动参与、乐于探究、交流合作”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特征,使得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“教”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从改革的基本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后我校语文学科的方向。
七年级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,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,引导学生学科思维的养成。鼓励学生在七年级时间宽裕的情况下多读经典,广泛阅读。
八年级在七年级广泛阅读的基础上,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度阅读,能结合自身联系实际、生活,多读多写。培养学生的语感。
以上是我的一些思考,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教。
联系方式:371-86217733(教务处) 0371-86210122(办公室) 企业邮箱:zzyzgqshiyan@126.com 地址:郑州航空区新港大道与新港八路交叉口向东100米路北
Copyright @2015 http://www.xinsu360.cn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 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